南方北方都怕它 彻底除蟑螂找蛙博士来帮忙

在中国蟑螂的低纬度地区的品种和数量分布都更多,南方尤甚。这是因为最适合蟑螂繁殖的气候环境是潮湿而温暖的环境,而且它们还对这些条件挑选得挺苛刻。


对于大多数蟑螂来说,在苦寒之地繁殖基本是不现实的。这些喜欢温暖潮湿的蟑螂,在高纬度地带只能选择会盖房子、使用暖气的人类共生共存。而人类似乎偏偏是最痛恨这些顽强生物的物种。


能够接受中国北方寒冷气候的蟑螂品种,似乎也只有臭名昭著的德国小蠊了。德国小蠊其实和德国没有什么关系,是一种起源于非洲的顽强品种。伴随着越来越发达的国际贸易,这些小蟑螂和穿梭在世界大洋上的轮船一起,散播到了世界各国。也许是因为德国制造业商品的全球崛起和这些蟑螂的出现有着前后关系,才让人们觉得它们来自德国吧。起源尽管和德国没什么关系,德国小蠊倒是能在德国相对干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得益于娇小的体型,德国小蠊可以躲藏在一般蟑螂无法藏身之所,寻找更多食物残渣。小巧的体型也让它们的表面积变小、能耗变低,从而在寒冷地带的生存竞争中活下来。华北和东北的人们能够看到的小蟑螂,正是这些德国小蠊。


但往南方去,德国小蠊就没有绝对的生存优势了。大型的蟑螂,比如同样大名鼎鼎的美洲大蠊,在低纬度地区就可以凭借体积优势压制德国小蠊,甚至把它们当作食物。在中国的长江沿线,这类大型蟑螂于是大行其道。再往南下,事情就开始变得有些不对了。


东方蜚蠊,被欧洲人误认为是来自远东的蟑螂品种。其实,这些大块头也是从非洲飞出来的。来到中国南方和东南亚以代以后,它们也许是觉得气候环境挺适宜,便定居了下来,最终成长为了世界上最巨大的蟑螂品种。硕大的东方蜚蠊,能够长到10厘米的体长,加上两根不断晃动的须子,俨然就是蟑螂界的王者。生活在广东广西云南等地,被蟑螂之王骚扰是家常便饭。它们不仅看上去霸道,也确实一点也不怕人,吓到没见过巨蟑螂的北方人也属正常。不过既然是王者,数量就不会太多。由于东方蜚蠊的孵化期有时可以长达两年,它们在数量上完全无法和更小体型的品种竞争,于是造成了南方蟑螂大中小三号间杂的局面,成为了所有造访南方的人心目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仅仅看到蟑螂,就已经足够构成视觉污染了,更何况它们还对人类生活具有致命的影响。在蟑螂体内,往往隐藏着导致亚洲霍乱、肺炎、白喉、鼻疽、炭疽以及结核等病的细菌。蛔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牛肉绦虫、绕虫、鞭虫等多种的蠕虫卵也寄生在蟑螂体内。甚至在致病原里最微小的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也会在蟑螂体内潜伏。近年来,一种罕见的疾病又被蟑螂带到了人们的视野中:蠊缨滴虫感染。被感染的患者会因为这种寄生虫在肺部的寄生而产生呼吸困难、血压上升的症状,危及生命。而导致感染的方法,可能只是你用拖鞋拍死了一只爬行中的蟑螂。


不过话又说回来,想要拍死蟑螂也并没有那么容易。蟑螂的爬行速度非常快,凭借足部分泌的油脂,它们还能在墙上飞奔。南方的各种大蠊的飞行能力甚至直逼鸟类,在房间里上蹿下跳,和人类斗智斗勇……好不容易拍死了蟑螂,又会从它们的背上爬出来几只白色的蟑螂宝宝。内心崩溃的人类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死了的母蟑螂还能生产小蟑螂呢?秘诀在于蟑螂坚固的卵鞘。尽职尽责的蟑螂孕妇会在背壳里夹着这些白色的小卵,一边孵化一边带着孩子到处跑。蟑螂的卵鞘可谓水火不侵、密不透风,沾上了杀虫剂也不会危及幼虫,冲到马桶里更是给了幼虫湿润的孵化环境。要是打爆了,正好给小蟑螂省下了咬破卵鞘的力气……

物理攻击不起作用,用杀虫喷雾的化学攻击也只是个权宜之计。一旦家里已经有了一窝蟑螂,当场喷死几只根本就不解决问题,甚至还会助长幸存者的抗药性。蟑螂的世界里可没有什么道德压力。在丛林世界里成长起来的蟑螂都很明白物尽其用的道理,一只死掉的同伴能为种群做的最后贡献,就是把自己变成蛋白质。在危机年代大快朵颐其他蟑螂的尸体也是这个物种得以延续的秘诀之一。


怎样才能对付蟑螂问题呢?蛙博士 - 为商业场所及住宅提供虫害防治方案!

我们是是中国卫生有害生物防治协会会员单位,取得国家C级机构资质,致力于消杀服务,主要从事有害生物的防治及咨询,杀虫剂杀虫器材的销售,公众场所的消毒,白蚁防治、除蟑螂、除虫、灭鼠、除四害等消杀服务。


服务热线:0530-8081112

服务热线:15550119622

蛙博士